关于大赛
关于大赛

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赛,作为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重要专题赛之一,又称中国创新挑战赛(北京)技术融合专题赛,聚焦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以“融合、创新、挑战、合作”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及军民两用技术需求主体单位共同举办。

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赛,强调“从0到1”的原始创新,将军民两用前沿技术需求直接与创新研发团队对接,促进技术创新的快速突破。瞄准技术前沿挖需求,聚焦成果转化找方案,围绕自主可控促融合,搭建专题赛官网、微信公众号、赛事APP等三端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出“中关村搭平台、两用技术主体提需求、社会组织聚资源、参赛主体拼技术、金融资本助落地”的军民两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新途径。

专题赛发布的需求有如下特点:一、内容新:挑战的内容都是新领域的新技术,强调的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创新发展,体现了未来经济社会和国防领域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二、背景实:发布的每个需求都有具体使用主体,都有实际应用背景,征集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都有明确的应用单位;三、难度大:发布的每个需求都是在研项目或课题,有的是多年解决不了的或在研项目中不好解决的技术难题。

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目标导向、需求牵引、项目共建、成果共享”的原则,树立“精准服务、合作共赢”的理念,落实“揭榜挂帅”制度。通过专题赛,完善军民两用技术对接服务平台,开展专家辅导、融资合作、成果转化、政策解读等服务,推进前沿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直接对接,有效推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国防和经济建设,服务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赛事品牌!

服务宗旨
服务宗旨

探索需求征集、供需对接、协同创新的军民两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建立前沿技术需求引导科技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平台建设、融合服务、成果研发与转化的新模式。

  • 探索创新

  • 突出特色

  • 需求牵引

  • 开放合作

参赛须知
参赛须知
依靠“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 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整合利用中关村资源,由主办、联合主办、承办单位与各领域专业联盟联合组织实施。 主办、联合主办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统筹各方资源。承办单位承办整体赛事,负责搭建前沿技术需求报送渠道、组建专家智库,提供资金、人力、宣传、场地等保障,会同专业联盟组织比赛。专业联盟设计本领域比赛方案、比赛规则,搭建专业比赛设施,提供专业保障,会同承办单位组织赛事。
参赛流程
参赛流程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支持政策措施
支持政策措施
  • 一、政策支持
    1、获中关村新兴领域专题总赛前10名,可纳入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支持范围。给予中国创新挑战赛北京赛区第一至三名企业不超过30万元资金支持、第四至六名企业不超过20万元资金支持、第七至十名企业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
    2、支持培育前沿技术企业。挖掘培育掌握前沿技术的优质硬科技初创期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资金采取事前补助+股权投资方式给予支持。第一、二年采取事前补助方式,第一年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第二年依据任务书约定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企业的成长性,按照“创新指标考核为主、经济指标考核为辅”的原则动态调整支持方案。对企业发展良好,考核指标均完成的,第二年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对企业发展较好,创新指标考核完成但经济指标考核尚有一定差距的,第二年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资金用于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对于前两年发展良好的企业,第三年可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接续支持,市级相关平台出资额不超过1500万元,占股比例不超过3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
    3、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培育。推动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形成促进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由各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全市统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培育清单。对新纳入“小升规”培育清单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对新纳入“小升规”培育清单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资金用于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
    4、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领域企业独立或者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合作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且在京转化落地创新成果。资金将采取事前补助+股权投资方式给予支持。第一、二年采取事前补助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根据项目预算和专家评审情况,第一年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第二年根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第三年对企业具有重大技术突破、能够替代现有技术、预期将形成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给予支持,市级相关平台出资额不超过3000万元,占股比例不超过3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
    5、支持保险补贴机制在首台(套)市场推广中的应用。对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单位给予保险费补贴支持,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已投保或续保的企业按照相关险种保险费80%的比例给予保费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支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支持资金用于企业开展首台(套)迭代创新和产业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
    6、支持企业获得科技保险服务。支持企业通过科技保险产品获得贷款或分散风险,给予企业保费补贴支持。资金采用后补助支持方式。按照实际保费的60%给予企业贴费支持,每家企业年度保费补贴金额不超过50万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
    7、建立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企业贴息支持。资金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按照贷款实际利息的40%给予企业贴息支持,对单家企业年度利息补贴不超过50万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一条)
    8、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并开展产业化落地。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对承担转化科技成果的中小微企业最高按上一年度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0%,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资金用于技术后续研发创新,企业持续承接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承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技术许可的科技成果所产生的担保费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
    9、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发明专利布局。围绕发明专利布局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500万元或上一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200万元。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每家企业连续三年只能获得一次该项政策支持。根据企业开展发明专利创造运用情况,给予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资金用于企业开展发明专利的后续研究开发、转化落地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
    10、支持推广使用“中关村标准”。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创制运用中关村标准。支持企业进行中关村标准产品认证、贴标(即“1字标”)。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对新发布的中关村标准,每项给予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对获得《中关村标准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每项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支持。对进行“1字标”贴标的产品,每项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单个企业、社会组织每年支持总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社会组织开展中关村标准创制及运用相关工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
  • 二、服务内容
    根据参赛单位需求组织中关村相关机构提供特色服务,推送项目相关信息。
    1、对接服务
    组织参赛企业与相关研究机构、检测中心,在京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开放实验室等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和市场对接。
    2、金融服务
    (1)优质信贷服务(工商银行、中关村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担保公司等);
    (2)获得政府引导基金优先投资的机会;
    (3)获得市场化基金的投资对接机会。
    3、空间服务
    中关村示范区十六分园与获奖单位进行对接,提供空间落地服务,优先推荐进入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特色园和创新平台,享受相关补贴、对接服务等优惠。
    4、专家服务
    所有参赛单位均可获得线上专家辅导服务,根据参赛单位需要提供线下专家对接辅导服务。获奖单位可提供知名行业专家和知名投资人对接服务。
    5、知识产权服务
    为参赛单位提供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服务、知识产权布局规划服务以及知识产权问题一对一咨询服务。
    6、人才引进服务
    为参赛单位提供高校院所招聘、高端人才引进、人才落地培养等相关服务。
    7、宣传展示服务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参赛单位影响力。优先推荐免费参与全国双创周展示,在中关村展示中心长期展示,以及参加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其他展会。